【女权造谣系列】女权作了哪些恶?中文互联网的女权造谣现状。

Posted by on July 29, 2025

前言,本文辟谣的内容,主要为数据方面的造谣,因为这种谣言传播力度高,辟谣难度大。需要查询相关资料才能辟谣,而普通人没有这个精力。

但是这些“高级谣言”显然不是女权谣言的全部,大部分的都是其他类型的谣言。 故事会谣言:比如上海女逃离江西,量太大,而且很多都是现编现卖,没有辟谣必要。 个人精力有限,能辟谣的也只是女权造假大潮中的冰山一角,希望写过辟谣女权谣言的同学将数据发在评论区,本文会持续更新。

直接进入正文吧,本文用来记录中文互联网上,女权的语言腐败有多深,如何系统性,流水线式的诋毁男性。

中文互联网上,乍一看好像是男女对立,各执一词。

实际上,女权早就开始大规模的出阴招了,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斗争,更可悲的是,男性还蒙在鼓里。

在我努力揭露真相的这一段时间,我清楚的意识到,女权的猖獗绝不是因为女权本身有多厉害,而是男性对于两性话题的迟钝,对自己所受诋毁的充耳不闻。

img

这是一个女本位的世界,系好安全带


家暴=虐妻?

img

真实情况:男性受暴是家暴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部分,早在上个世纪,就有学者提出“女性和男性一样暴力”,但是我们所得知较为广泛的统计方法以女权视角为主,各项调查都显示,在婚姻暴力问题上,性别差异不显著,男性受到家暴的频率和女性相当。在恋爱关系中,女性施暴行为无一不是高于男性的!详细信息可见我的《【女权造谣系列1】被掩盖的女性家暴者》[1]

顺便举两个调查,更多内容请进链接看,里面对一些家暴的疑问都有解答。

img

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

img

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行为调查

最夸张的是。。。。。上图所举的女权大规模使用的家暴数据居然全都是假的,是的,全部都是假的。

全国2.7亿家庭中,有30%已婚妇女受到家暴是20年前就被学者辟谣的假数据。

img 婚姻暴力的概念和现状
婚姻暴力的概念和现状

平均每7.4秒就会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;来源是美国1987年的数据。(The role of the emergency physician in the preven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)

img

2010年的时候被妇联的一篇文章引用。

img

img

我国每年有 15.7 万妇女自杀、其中 60%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?这也是个假数据。我查询了2010-2021年中国自杀率的数据,计算得出中国每年总自杀人数8.04w人到13.2w人之间。

img 2010-2021年中国不同人群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
2010-2021年中国不同人群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

被家暴35次才报警数据来源于加拿大1979年的调查,质量很差,甚至都不足以估计加拿大当时的研究。

img

img

再讲家暴率,作为互联网上最大的谣言。实际上,西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男女家暴率并没有想象中的大。西方的家暴研究比我们早的多,然而同样的故事居然在中国又上演了一遍?如果西方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当时家暴研究刚刚起步,那么现在中文互联网上女权传播的谣言是怎么回事呢?女权是平权,你信吗?反正我不信。

img

男性大部分是性骚扰的加害者,女性是性骚扰的受害者?

img【女权造谣系列3】别再装瞎!数据撕碎”性侵=女性专属”的伪善遮羞布8 赞同 · 0 评论 文章

img

img

img

img 性骚扰态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
性骚扰态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

img 性骚扰态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
性骚扰态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

女性健康问题总是被忽视,比如“心脏病治疗是按照男性身体条件进行的,对女性不公平。”

真实情况:(机翻)男性与女性相比预期寿命较短,并非由单一或少数原因造成。在导致死亡的40个主要原因中,有33个原因对男性预期寿命的缩短贡献更大(图1.4)。导致男性预期寿命低于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(0.84年)、道路交通事故(0.47年)、肺癌(0.40年)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0.36年)、中风(0.32年)、肝硬化(0.27年)、结核病 (0.23)、前列腺癌(0.22)和人际暴力(0.21)。乳腺癌(0.30年)、孕产妇疾病(0.23年)和宫颈癌(0.15)是导致女性全球预期寿命与男性相比降低程度最显著的死亡原因(3, 4)。这些疾病并不一定是全球最重要的死亡原因;而是那些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最大的疾病;例如,疟疾是一个重要的死亡原因,但排名较低,因为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儿童中,且男女儿童的死亡率相似。详情可见我的这篇文章《【女权造谣系列11】不被重视的女性健康》[2]

img

img

还有很多类似的谣言,比如说鸭嘴钳之类的。

img

新闻只报道男性,忽视女性,看见女性劳动者

(来源于宿舍南山南)

真实情况:建议直接移步我的文章《女权造谣系列3——疫情期间的女权造假》[3]看看女权是怎么用舆论指鹿为马,颠倒黑白的。

img

这些女权依靠舆论就可以把一件事的黑白颠倒,并指鹿为马。这是那些极端女权做不到的,只有“真女权”才可以做到这种事。在(2020年)1月26号左右,女权开始选择性截了一些图,带起了新闻不报道女性的节奏,搞了个“看见女性劳动者”的热搜。当时也有人质疑,我曾经在评论区看到一位女生说了一句“可是我看到了很多报道女性的新闻啊?”但是,这些发言和女权掀起的舆论大潮比起不值一提。我在当时感到很困惑,因为明明就有大量的女性报道,为什么说不报道女性,并简单统计了三家媒体的新闻。这三家媒体里有两家都是女权骂过的,骂他们打压女性,特别是央视网,被一个10张照片不放女性的新闻喷的狗血淋头,结果是三家媒体报道中明确提到女性的新闻都超过男性很多,而央视网是报道女性最多的。

女权是20年1月26号开始搞的热搜,我是27号统计的新闻,也就是说,统计的大多是她们刚开始和没开始带节奏之前的新闻。不要说是因为女权带了节奏,新闻才报道女性的,太阳不是公鸡叫起来的。

这此谣言得以澄清,只是遇上了我这样较真的人,你说不报道女性,那我就真去统计下新闻报道的男女比例。可是,还有多少同样套路制造的谣言,是没有被发现的呢?

男性喜欢外貌羞辱,干涉女性穿衣自由?

img

真实情况:女性评价男性外貌的文章,可以火成现象级,比如《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》等诸如此类的文章层出不穷。微博女权“写字楼大妈”把小男孩就医时的隐私部位挂在网上至今也没见有什么人谴责。

img

img

包括但不限于把小学生挂网上,等等等等,基操勿6

img

img

img

更典型的是2020年的“多地出台行动整治北京比基尼”。

img

再怎么说,国家也没出台法律规定女孩该怎么穿吧,没有禁止女孩穿她们想穿的衣服吧?

然而那段时间男生如果像这样露出肚脐,是要被罚款的,等于国家介入不让男生这么穿,说“有辱市容”。

很多女生说自己之所以穿得少,是因为夏天太热了,不应该被评论。那这些“北京比基尼”的大爷又何尝不是呢?如果不是因为太热了,谁愿意冒着被罚款的风险,撩起肚子呢?

你们女孩看到的是这样的:[4]

img

但男生一上网,看到的满满都是这样的评论:

img

总之,直男已经被剥夺了对美的解释权。

乃至于程序员爱穿个格子衬衫,也能被无数时尚媒体拿出来,一年又一年地嘲笑。

之前有篇文章,说《中国女生没有穿衣自由》,讲的是中国满大街的妹子都不敢穿衣服不敢露,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一样。

然而现实的街上,还不是短裙、吊带、超短裤、包臀裙什么都有。

img

还能看到许多打扮中性,或者女扮男装的女生。

而男生呢?连撩个T恤的权利都没有,都要被多地专项整治。还要被拉到网上游街示众。换位思考想一想。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枷锁,另一种凝视吗?

这类现象还广泛存在于各种场合,比如批评男性“白幼瘦”审美,却没想过全国最大的未成年明星是三个13,14岁小男孩。小鲜肉,小狼狗,“坐地排卵”“我可以”等软色情词一直女性娱乐圈,为何可以肆无忌惮?

中国男性胖且短?

建议移步到我的《【女权造谣系列4】某些人开始用谣言攻击儿童了吗?》,看看某些人是如何用谣言来对国男容貌羞辱的。[5]

img

img

婚姻中男性幸福感高于女性?所以女性被男性压迫?

详情可见我的文章《【女权造谣系列6】破解不婚女性更幸福的谎言,探究“独立”人设的真相》[6],在这里先挂一个博主的辟谣贴:

img

img

婚姻与寿命的关系

img

陈华帅,魏强.婚姻对老年健康与存活影响的经济学理论研究[J].中国卫生经济,2009,28(10):9-13.

img 石雷.上海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[D].上海工程技术大学,2020.
石雷.上海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[D].上海工程技术大学,2020.

img

img 李成福,王海涛,王勇,等.婚姻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影响的多状态研究[J].老龄科学研究,2018,6(06):38-44.
李成福,王海涛,王勇,等.婚姻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影响的多状态研究[J].老龄科学研究,2018,6(06):38-44.

婚姻与幸福感的关系

img 程新峰,姜全保.丧偶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: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分析[J].人口与发展,2017,23(04):59-69+79.
程新峰,姜全保.丧偶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: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分析[J].人口与发展,2017,23(04):59-69+79.

img 袁正,李玲.婚姻与幸福感:基于WVS的中国微观数据[J].中国经济问题,2017,(01):24-35.
袁正,李玲.婚姻与幸福感:基于WVS的中国微观数据[J].中国经济问题,2017,(01):24-35.

img 徐福芝,陈建伟.婚姻状态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[J].西北人口,2020,41(01):53-62.
徐福芝,陈建伟.婚姻状态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[J].西北人口,2020,41(01):53-62.

婚姻与收入的关系

img

如果女性在学校中的比例低于男性,是女性受到了打压忽视,是社会不想让女性学历太高。如果女性高于男性,则是女性自己努力,比男人强。

真实情况:

小学入学率在二十年前女童就反超男童[7](值得注意的是,小学适龄男性人数比女性多10%左右),高等教育入学率在十年前就已经是五五开(男:女)[8],最新的数据显示:接受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女性比例为18.0%,比男性高1.6个百分点[9]

img

img

img

中国女人劳动率全球第一,中国男人家务时间世界倒数第四。

真实情况:详情可见我的《【女权造谣系列5】关于家务劳动和就业率的几个问题》[10]

img

数据来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。

img

首先,这个报告里只涉及了29个国家,其中不是发达国家的只有中国,印度,南非,墨西哥。其余二十五个全都是发达国家,发达国家男性劳动率当然高了,而且中国女性家务劳动时间也是倒数第六,就比国男好了两名。

img

img

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第一是一个十年前的数据,并且原文是“在金砖四国中居首”[11]

img

实际上国女劳动率不是第一,而且也一直在下降。[12]

img

img

实际上女性劳动参与率在40多名左右

img

性别建构论——女性之所以现在有些问题,都不是女性自己的原因,不是老天安排我这个样子的,而是应该怪社会,怪环境把我“建构”成这个样子的,所以我就有权要求社会补偿我。如果女性在一些方面超越男性,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。

img


下面的内容由 @高小斯提供,来源是如何看待2022年全国本科男生录取占比降至37%?

img

这个数据看起来就很离谱,比如云南省招生数为12万,其中女为10万,常识告诉我们这不太可能。

不妨随便挑几个省,和各省发布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:

教育部网站上的数据:高等教育普通本科学生数 -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

img

img

各省发布的原始数据:

江西省 江西省教育厅 2022年 普通本科分形式、分学科学生,普通本科招生数总计209655。

河南省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- 文件通知 - 河南省教育厅,普通本科招生40.98万。

云南省 云南省2022/2023学年初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,普通本科招生数16.54万+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.47万=20万。

用这些原始数据去看,本科招生中的男女比例是不是就正常多了,接近1:1。女生稍多,大概占比52%左右。这比较符合我们的常识。

那教育部网站上“招生数”这列数据到底是什么?

从江西省的原始数据江西省教育厅 2022年 普通本科分形式、分学科学生数可以看到,172715这个数实际上是普通本科中高中起点171473、和第二学位1242的和,而不包括专科起点36940。但是女生数106964却是包括了专科起点的。

为什么教育部网站的“招生数”和“女”这两列数据不一致?(以下是我的猜测)

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有分学科门类统计这一项,普通本科分学科门类学生数 -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,而各省提交的数据按性别统计时是包括了专科起点的,但大部分省份按学科门类统计时却没有包括专科起点。

为了使这两张表的普通本科招生数4679358一致,所以“招生数”这一列统一采用了不包括专科起点的,但是“女”这一列却采用了包括专科起点的。

为什么这两列数据不一致却一直没改过来?

“招生数”是个很重要的数据,很多后续的政府决策或公告可能都会依赖这个数据,不能轻易改动。那可不可以修改招生数对应的“女”这列数据呢?也不行,因为各省并没有提交不包含专科起点的“女”这列数据。

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在这个表格下面加个注释,表明这两列数据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。

综上,可能是因为各省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,导致教育部并表难度很大,所以出现了“招生数”和“女”这两列数据不一致的情况。建议大家不要再去过度解读这个数据了。

img

作者:高小斯 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59690584/answer/3545704936 来源: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参考

  1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1_0)【女权造谣系列1】被掩盖的女性家暴者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25960639060373639
  2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2_0)【女权造谣系列11】不被重视的女性健康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906684407326189
  3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3_0)【女权造谣系列3】疫情期间的女权造假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39867971
  4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4_0)《祝中国女孩早日穿衣自由》刷屏朋友圈:别拿“穿衣自由”绑架中国女孩 https://www.sohu.com/a/433503469_482597
  5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5_0)【女权造谣系列4】某些人开始用谣言攻击儿童了吗?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26241065813386144
  6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6_0)【女权造谣系列6】破解不婚女性更幸福的谎言,探究“独立”人设的真相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28428476249116705
  7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7_0)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://www.moe.gov.cn/jyb_sjzl/sjzl_fztjgb/tnull_23240.html
  8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8_0)颜岚岚.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变化研究[D].福建师范大学,2018.
  9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9_0)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情况 https://epaper.cnwomen.com.cn/html/2021-12/27/nw.D110000zgfnb_20211227_1-4.htm
  10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10_0)【女权造谣系列5】关于家务劳动和就业率的几个问题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26945440722564162
  11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11_0)中国女性就业率在金砖四国中居首 工资差距较小 https://wzhongxin.nenu.edu.cn/info/1051/1069.htm
  12. [^](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2859914532942008#ref_12_0)劳动力参与率,女性(占15-64岁女性人口的百分比)(模拟劳工组织估计)- China https://data.worldbank.org.cn/indicator/SL.TLF.ACTI.FE.ZS?locations=cn